文字 · 胡牧师 | 整编 · 小蕾 | 音频 · 恩光
【代上12:32-33】以萨迦支派有二百族长,都通达时务,知道以色列人所当行的,他们族弟兄都听从他们的命令。西布伦支派能上阵,用各样兵器打仗、行伍整齐,不生二心的,有五万人。这两节经文讲述的是:大卫受膏为王之后,圣经记载跟随他的勇士,其中两个支派——以萨迦支派和西布伦支派。大卫能够取胜做王,离不开勇士们的付出,离不开各位勇士的争战。以萨迦支派有二百族长都通达时务,知道以色列人所当行的。通达时务就是洞悉时事的人,知道社会的变迁、发展,知道时代的需要,知道前进的方向。这里面也提到“弟兄都听从他们的命令”,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领袖通达时务,跟随者听从命令;西布伦支派的勇士们既骁勇善战,又思想一致。也就是说,作为带领者,作为领袖,就需要有方向、有目标、有属灵的看见、有智慧;作为跟随者,参与服侍的人,需要和带领者步调一致,有同样的方向,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同心合一,忠贞不二。建设神的国也是一场属灵的争战,就需要有精兵强将站立起来,就需要带领者和跟随者同心合一,为着异象共同努力。教会需要有各种恩赐的人一同建造;教会也更需要恩赐的人,能够训练有素,又能对主忠心。对于今天的教会来说,同样需要有更多门徒被训练、被装备。我们的教会领袖和会众要目标一致,同心合一。传统教会推行小组有哪些步骤?作为小组的推行者是需要清楚的。绝对不能盲目地进行,而应当有步骤、有次序地推广,不然小组很难成功且有效地运行。当一间传统教会看到其他教会的小组做得红红火火、大有果效的时候,请不要急于在自己的教会马上开展小组,这样会使小组事工夭折,或者在小组开展之后只是维持着去做。一间传统的教会开展小组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要把这一场持久战打得漂亮,就需要正确地去处理,绝不能操之过急。若操之过急,只能把人急坏。当确实有负担转型推广小组时,就安静地坐下来,周密地计划开展小组的具体步骤。例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些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路。也需要预估到可能存在的各种张力与问题、难处与阻碍,并思想应对的策略。本课针对这些内容,为要转型做小组的传统教会提供参考。教会在开展新的事工之前,先要有决策层的同工议会通过决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到权柄的问题。教会的权柄在决策层,在议会同工的手里,他们左右着教会事工的发展,教会能否有新的作为,就看他们怎么决策,看他们怎样执行。教会的议会同工握有权柄,他们若是不能好好地用神赐的权柄造就教会,将来在见主面的时候将无法交账。通过教会中议会做出的决定而推广的事工,是带着教会属灵权柄的,可以使事工开展得更顺利!经常看到许多教会草草了事地开会,决策前没有具体深入地做探讨,同工们缺乏认识上的一致,甚至某些教会因为议会成员间的关系紧张,导致在开会的时候很难达成一致,最终许多的事工也很难再开展,或做具体的计划。尽管开会很难,也很痛苦,有人形容说开会是“魔鬼”,但是教会不开会还不行,因为许多的事工将无法展开。为了达成共同的异象和目标,再三开会是必要的,开会至少可以达成以下五方面的目标:【出4:27-31】耶和华对亚伦说:“你往旷野去迎接摩西。”他就去,在神的山遇见摩西,和他亲嘴。摩西将耶和华打发他所说的言语和嘱咐他所行的神迹都告诉了亚伦。摩西、亚伦就去招聚以色列的众长老。亚伦将耶和华对摩西所说的一切话述说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迹,百姓就信了。以色列人听见耶和华眷顾他们,鉴察他们的困苦,就低头下拜。摩西领以色列人出离埃及之前,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传递异象。当上帝的异象临到摩西时,假如这异象没有被传递,以色列的会众对此一无所知,他也就不可能带领百姓出埃及。若异象传递不清楚、不准确,接受的人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以,也就不知道如何配合。摩西领了异象后,把异象传递给亚伦;亚伦把异象再传给以色列的众长老;最后,以色列的众长老回到自己负责的区域,把异象传递给以色列的全百姓。这样,以色列从上到下,都有了共同的异象和目标。如此,以色列人出埃及就指日可待了。教会是一个大家庭,不是什么事你想做,就可以马上去做;他想做,也立刻去做。若是这样,就成了各自为政,既没有教会的整体性,又容易鼠目寸光。今年八月份,我们事工的几位同工到包头做培训,之后又去了包头的白云。那边的同工告诉我们一件稀奇的事,就是他们的县城年年要修路。到底怎么回事呢?原因是县城的路刚刚被修好,就有人又挖了重搞。再过不长一段时间,又有人把刚刚修好的路再次给挖个不像样。这样情况在中国社会处处可见,为什么?除了一些其它原因,再就是因为没有周详的计划和长远的目标,所以做事就像小孩子过家家,随心所欲。教会事工要发展,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开会,做周详的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并且可以具体、实际地落实。开会的目的是要把具体的步骤一一落实下来。例如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任务,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由谁负责……这些都需要具体落实,责任落实到人,并定期评估。关于我们所信的三一真神,不管是祂的创造,还是救赎,或是启示之工,都不是随便进行的,位格之间彼此都有完美的沟通与具体的计划、步骤,包括角色的分配。如上帝的创造之工,是非常有次序地进行,先造什么,后造什么,然后再造什么。再如上帝的救赎之工,先是在永恒中计划,然后在历史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成就。在旧约的时候,是透过预表、预言、预示;到了新约的时候,道成为肉身,耶稣在十字架上做成了救恩;然后是圣灵把教会带进了在地上发展的时代。再看上帝的启示之工,照样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祂向人类启示祂的话语是渐进式的,直到祂的启示完整地显明出来。因此教会的事工不能是做一天算一天,应该是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要把事工做好,必须要有监督指导。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惰性,无人监督就容易懒散,无人指导就容易失去方向。想要小组顺利地发展,教会的牧者不但不能不闻不问,还要有很强的执行力,监督、考核,给予当事同工合理的建议。开会有督导的作用,评估这段时间事工的进展与进度,指出哪些地方是可以肯定、表扬的,什么地方是要问责的。事工在持续推广的过程中,要持续地开会。透过不断地开会和评估,总结事工发展的进度,目的就是使事工有效地进行。在小组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遇见许多的问题。若对这些问题不理不睬,势必导致情节的恶化,使小组难以健康地发展。若是太消极地看待这些问题,又会打击做小组的信心。所以教会的领导层需要透过一次又一次开会,去处理在小组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杂症,以确保小组健康发展。这犹如一个商品售出后的售后服务。有了售后服务,可以使顾客更准确、放心地使用。有些教会从不开会,他们不是太属灵,就是领袖太独裁,或是已经成为多年的习惯。
【弗6:18-20】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保罗在经文中讲完了各种各样属灵的装备过后,不是马上奔赴战场,乃是要跪下来祷告,表示我们不是靠属灵知识的装备,乃是靠着圣灵的工作。靠圣灵工作具体体现在祷告上,不是只有开工前的祷告,乃是随时多方祷告。启动一项新的事工,若只开会不祷告,这是无神论者;若只祷告不开会,这是迷信;若不祷告只开会,这是社会;只有重祷告又开会,这才是教会。在传统教会中非常重视祷告,甚至没有好好祷告绝不会贸然启动事工。但今天的教会却存在着一个危机,就是未经过好好祷告就开展事工。在这里,之所以把开会摆在前面,把祷告放在后面,我们的用意是人这一关要先过,若是人这一关未过,教会也就不可能会迫切透彻地祷告。另外上帝已经把权柄赐给教会,教会同工团的决策具有代表性,同样非常重要。祷告是等候在神的面前,等到适当的时机,找到适当的人,做适合的事。祷告是我们在神面前放下自己,不凭自己,降服在神的面前。祷告说明我们事工的开展不靠人自己,乃是依靠神的能力。祷告是当我们在事工遇见阻力的时候,寻求神的心意,并从神支取力量。祷告帮助我们在事工进展过程中,可以持续地保持能量。祷告是从古至今神所使用的属灵人在推广属灵事工的时候必需的武器。祷告使我们在事工推广过程中,不至于夜郎自大,乃是谦卑俯伏在神面前。前面我们提到的传递异象,是指在教会决策层要做的事;这里说的异象传递,是指面向会众。许多教会的议会所决定的异象目标,对于会众来讲不是模糊不清,就是一无所知。有些事工的开展,同工能对开展此项事工的缘由说得清楚,但会众却含糊其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此种常态:首先,教会的领袖有百分之百的异象;但是在议会同工领受之中已经打了八折折扣,只剩余80%;当传递到教会中层时,又打了折扣,可能只剩余50%;最后,到了会众那里时,可能就只剩下20%-30%,甚至有些连10%都没有达到。如何面对这一种的状况?这是教会的牧者需要反思的问题!商家为了更好地进行销售,搞了很多宣传工作。如,将广告牌、广告标语设置在最醒目的地方,他们还会定期不断地更新他们的广告,会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广告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有时客户也会帮他们打广告。教会的目标和异象就是会众的目标和异象,上下有一致的方向,行动起来自然就容易。上帝往往是把教会的异象先给了领袖,接着领袖与同工们在一起分享,然后同工们继续把异象在会众中传达。异象的传递直接影响事工的发展,若传递不清不楚,必会导致事工的不了了之。异象清楚又持续地传递,可以使参与事工服侍的同工们继续保持热情,也造就了同工们的耐力。不只是教会牧者要在讲台上传递异象,教会全体上下都要在领受异象的同时传递异象。以至于传到一种程度,信徒在茶余饭后都能提起教会的异象,连一般的信徒在外人面前,都能清楚热忱地传递他们教会的异象。教会启动新的事工必须要有新的理念,不然事工很难健康发展。理念的更新会带来行动的更新。若把旧的观念套用在新的模式上,就显得格格不入。我们的小组和门训事工都非常注重理念,若只是人云亦云,随着别人上上下下,事工迟早会走入死胡同。为要使小组一代又一代健康地发展,复制理念是必须的。第一代组长有怎样的理念,后面一代接一代的组长也需要有同样的理念。组员、组长、导师与教会牧者的小组理念都要一致,就犹如一个人身上只有一种型号的血液,不然就会有生命危险。医学告诉我们,若把A型血输入B型血的人的体内,B型血的人会因发生凝血反应而死。理念就犹如小组的血液一样,两种的小组理念存在于一个小组里,就会导致小组的死亡。全教会理念课程的学习,十分必要,这会有助于小组的推广,特别是传统教会,刷新大家的思想观念,使大家都有同样的认识,做起事来就比较顺畅。带领的人有新的理念,跟随的人也有新的理念,这样两者都不会太吃力。带的人有方向,跟的人也清楚去向,就不至盲从。我们曾经去过一间教会,培训了理念课之后,在没有预备好小组长的情况之下,教会牧者就匆匆地分了小组,结果大部分的小组名存实亡,为什么?就是忽略了小组长的预备。我们也去过另外几间教会,他们在学了理念课之后,教会的牧者做了周详的计划,花了半年多的时间预备小组长,结果他们的小组稳步前进。可见,在分小组之前,先预备小组长是多么重要!在小组推进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教会小组最开始的时候,牧者很付代价,很用心地培训预备,因此第一代的小组长曾经得到教会很好的训练。但是在后来小组发展的过程中,当第二代、第三代小组长陆续起来服侍的时候,就没有像第一代那样接受那么良好的训练。教会牧者也慢慢地忽略了这件事,大家心中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这些课程我们教会都已经训练过,却不知新一代组长上来的时候,他们也是需要得到同样的训练,才能确保教会小组的质量。这就犹如任何一个人要驾车,都需要经过驾考,拿到驾驶资格证才可以上路。任何一个人去驾考,都需要经过同样的程序:科目一、二、三、四都需要一一地参加考核,达标后才算过关。因此,教会牧者需要让每一位新上任做小组长的人选,都得到同样的训练与考核,并且要持续地做这件事。就因为许多教会没有持续地培训小组长,导致了小组刚刚起步不久,就走下坡路。若忽略小组长的培训,小组就注定要走下坡路。常常遇见各地的学员发问:应该怎样分小组?其实小组的分法是相对的,每一种分法都有它的特点,各有利弊。一般都考虑组员的区域、年龄、性别、职业、兴趣和需要等,重要的是要做得适宜。为了更好地发展小组,如何分小组?牧者们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分组,看别人怎样分组,自己也怎样分组。分组先考虑的不是怎么分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要这样分组?要论证这样分组正确的理由是什么,就克服了分组的盲目性,而且有清楚的目标。教会的小组需要多元化(如:妈妈小组、大学生小组、医生小组等),好使新进教会的人,及教会的弟兄姊妹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小组。分组要有弹性,教会与信徒之间要有和谐的沟通,教会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每一位信徒的意愿,信徒也要顺服教会的权柄,尊重教会领袖的安排。常有人问:夫妻是要在一个小组比较合适呢?还是分开在两个不同的小组呢?我前面说了,方法是相对的,就看你的目标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小组?若专门是夫妻小组,这是为了建立基督化的家庭而有的小组,其目标很明确。它的局限就是年轻人或单身的就不能进这样的小组;假如夫妻双方的任何一方比较强势,另一方心中有什么委屈,也很难在夫妻小组里倾诉。其它的就不再逐一细说了。总之这些都是相对的,但要适可而止。为了更有利于教会的发展,教会的小组需要多元化,而不是只有一个类型的小组,这样就可以为主赢得更多的人;为更多的人能够跨进教会,在信仰上成长,除去一些隐性的障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乃兵家之道。教会的小组事工既然是一场持久战,故在小组开展之后,持续地跟进则是必须的,就像国家需要为在一线作战的将士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各方面的物资,使他们不至于为军中的粮饷而操心。若没有持续地跟进工作,就犹如给前线的战士们断了粮、断了军用物资一样,这样就导致前线战士军心涣散,无心作战。最终,会造成全军的混乱,注定前线战士要打败仗。中国古代的战争惯用“断敌军后路”的计谋,使敌军进退两难,自己轻而易举地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魔鬼在教会中也有这样的伎俩,因为许多牧者或教会治理人员的无知,使教会只能维系日常运作,没有清楚的方向与目标,许多事工没有跟进的系统,所以只能搁浅,或维持着去做。教会在开展小组前,牧者就需要准备好小组事工推行的后援军,确保资源充足,使小组第一线的同工可以随时有支援,无后顾之忧。持续地跟进就需要拥有整套的小组系统,一方面为小组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备解决方案,另外一方面主动积极地推进小组的事工。每一批小组长起来服侍的时候,都要确保他们的支援军,都要筹备后续的跟进。以上是小组开展的七个步骤,可以为要开展小组的传统教会提供一个清晰的参考,帮助他们有计划、有步骤,按部就班地推进小组事工。而且有了周详的计划与步骤,就可以更有效地达成事工的目标,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小组讨论题
1.你对本课论点的看法是什么?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为何?
2.你对本课的内容有什么补充吗?理由是什么?有哪些需要调整?3. 你所在教会开展小组的步骤有哪些?与本课做比较区别是什么?4.若让你去计划教会做小组的具体步骤,你都会怎样计划?先后的次序是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