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中心>5.教会如何健康发展小组>【科五】第10课 | 建立小组的生态

【科五】第10课 | 建立小组的生态

发布时间:2025-08-16 点击数:59

课程简介

  • 课时:10/12
  • 所属阶段:

课程详情



文字 · 胡牧师 |  整编 · 小可 | 朗读 · 恩光  


一位弟兄买了一辆名贵的赛车,性能很好,据说当时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的,他也特别喜爱。但是问题在于万一他的赛车出问题,就无处去维修,在一般的修理铺,还找不到配件,厂家又太遥远。这件事提醒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与它相关的联系,或称其为产业链。犹如汽车上市的时候,在市场上同时需要有高速公路、汽车修理铺、汽配城、加油站、洗车行,并许多与汽车管理相关的部门。这些都是相互连带的。

教会小组也是同样,需要有它的系统,有它的生态环境,好使小组良性地运转,笔者称其为小组的生态环境。

小组的“生态环境”  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别怕某种生物的生命力再强大,也难以生存。生物的生存必须有其生物链,这是上帝的创造所定的规律,使祂所创造的万物相互依赖着生存、延续、生生不息。小组的健康发展也需要有其生态环境,就是说要使小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前提,具备这些条件,小组就可以生生不息。小组不只是一次聚会,不只是一个事工,而且是一个系统。若这个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小组健康发展。推广小组的我,今天在思想小组生态环境的时候,对小组的系统有些感想,愿意与大家分享。希望为做小组的教会,找到小组的生物链,为小组建立一个优质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而广之,好使各地教会的小组得以健康发展。

一、小组的异象目标
【箴29:18】没有异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为有福!
经文告诉我们异象的重要性,事工启动之前,必须先要清楚异象。
异象犹如发现新大陆,展望应许之地。没有异象目标,在心里压根就没有这片新大陆,也就没有想法要去开拓这片新的领域。就如以色列人在埃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没有想法要离开他们的环境,去到一新的领地。当上帝把异象赐给摩西,摩西传与亚伦,亚伦又把这异象传与以色列众长老,再由众长老把异象传给以色列全会众时,全会众是在清楚的异象之下出离埃及的。

有异象的教会绝不会裹足不前、原地踏步、满足现状,而是心中有动力,努力地追求,为神的国度奋力争战,异象使教会有清楚的方向推广小组事工。而没有异象的事工只是跟潮流三分钟的热度,昙花一现,虎头蛇尾,兴趣过了就不了了之,或只是勉强维持着去做。但若有异象,过程虽艰难,仍能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心志。

【徒26:19】亚基帕王啊,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保罗一生有动力地服侍,正说明了这一点。
许多教会的事工一大堆,异象却不清楚,看别的教会做什么事工,自己教会也要做,并且做来做去就是那一批同工,什么事都得他们参与。他们的同工常有怨叹且在情绪中打疲劳战;他们很忙,忙到晕头转向,忙到没有方向。这样的教会再忙,结果都是事倍功半,就是因为没有异象。

二、小组的理念认识
理念犹如对新大陆或对应许之地的认识,又犹如这个生态环境所弥漫的空气,空气的质量直接影响生物的健康及生命的延续。小组理念还犹如“小组说明书”,运用小组这“工具”,就得先要把说明书看看清楚,不看说明书就乱使用工具,结果不但事情没有成就,还弄坏了工具。教会牧者在带领同工及小组长参与小组事工之前,需要先读明白说明书,这样就可以顺利地推行小组的事工。

小组乃是为了实践精细化牧养的具体方法。是把“信徒皆祭司”的教义具体落实在牧会的现场;是教会团契生活圣徒相交的好平台;是具体落实大使命的有利工具;是让教会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动起来的牧会模式;是发掘每一位信徒的恩赐,并得以善用的好地方;是天国精兵的训练场;是基督门徒的加工场;是神国度在地上拓展的有效策略;是在任何环境中都适合的一种发展教会的模式。

当一位牧者或小组长,对小组真切地有这些认识时,他们的小组事工就会保持动力,不会过了新鲜感就只是维持着做。



三、小组的组织架构
教会的组织架构应该与教会的发展是配套的,这犹如一个小孩子穿的衣服要跟他成长的年龄个头相配,不然就格格不入。而小组健康的发展是需要有适合它的组织架构。

架构犹如对新大陆面积的丈量,又是量给每种生物的栖息地。小组不是教会事工组的其中一个,不是只需一小部分的人参与就可以。某些教会的同工参与小组的态度就像参与其它的事工组一样,所以即或他没有参与在小组,也无大碍,因为小组已经有人在做了。这样的态度是严重错误理解小组的功能。小组不是教会的一个事工组,乃是组成教会的基本单位,就像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一样。从身体的角度来说更是明显,小组乃是涵盖教会的整体,涉及所有的成员。

因此在教会的组织架构里,小组不该与事工组并列,而是应该有明确垂直的牧区规划。要把小组放在正确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小组。教会架构对小组来说犹如构成生态的土地面积,土地面积越大,生态环境的资源可能越丰富。土地是生存之本,无论对人民、对国家都是必须的,不然就像难民无家可归。大家可以对照下面两张架构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思想哪一张架构图更有利于小组发展:
图一



图二:


 


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脚手架是必须的。若没有脚手架,就不可能造成摩天大楼。随着房子一层一层地建上去,脚手架也同时搭上去,房子整体有多高,搭的脚手架也需要有多高。

在常州武进的某一个十字路口拐角之处,高高耸立着一幢大厦,里面却空无一人,因为被政府禁止,不能投入使用,原因是它里面的消防系统没有过关。一旦投入使用,无法解决消防的问题,那就是危机四伏。这让我们看到房子建造整体的架构,以及各种管道的铺设,是需要有周详的设计,不然处处就是安全隐患。

这提醒我们建立小组也如同造房子,其整体架构非常重要。错误的架构带给小组错误的定位,直接限制了小组的发展。

四、小组的培训系统
培训系统犹如小组生态的“环保局”  在小组“环保局”里上班的人员有牧师、区牧、区导师及小组长,他们的责任是建立及保护小组生态,各层牧者都要在培训上尽责。一些转型做小组的教会,牧师只是精神支持,传道同工成为旁观者,只让几个小组长在拼命地作战,这样小组长缺少后援,这个持久战就难以继续打下去。


五、小组的导师
(一)导师对小组生态犹如环保专家 
要把事做精,就必须有专家的指导与引领。要组长去牧养组员,组长谁去牧养?组长得不到很好的牧养,他怎能牧养好组员?教会的小组又怎么健康发展?

(二)教练的预备
一间教会本身具备小组教练,这对教会小组事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有教练,不怕小组长训练不出来;
有教练,小组长的服侍就有支援;
有教练,可以扶持小组长打一场漂亮的仗;
有教练,教会不只是自己可以训练小组长,还能够去帮助别的教会做小组长训练。

六、小组的组长
小组长犹如环保管理者、经营者、拓荒者 使组长先得到牧养,这是牧者推进小组的关键。小组长对这片新大陆犹如“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一样,拥有开拓这片“新大陆”的心志与负担。小组长需要有三方面的装备:

(一)有扎实的信仰根基 
对福音真理有清楚的认识,能驾轻就熟地与组员分享纯正信仰的内容,这样小组长就可以带领组员在这根基上建造。

(二)有美好的灵性与品格 
与神有生命实际的关系,有正常基督徒的生活,包括读经、祷告、聚会、奉献、传福音等。灵性是小组长服侍的动力,灵性美好,服侍动力就强;灵性软弱,服侍的动力就弱。

(三)有服侍的目标与技巧 
对小组服侍有真实的负担,知道小组应该怎么带,有带领小组聚会的技巧,服侍小组的技巧。目标是小组长服侍的另一个动力,加上有服侍的技巧,小组长的服侍就如虎添翼。

七、接待的家庭
小组的开展,接待家庭是必不可少的,若没有接待家庭的接待,小组无法遍地开花,无法深入社区。

接待家庭犹如小组生态中的服务站,在这里使教会所有的成员得以歇脚,在这里使教会遍布城市乡镇的每一个角落。

接待家庭又犹如一个个的福音窗口,设置在城市的每一个小区,每一条街道,便利于福音朋友有机会接触福音。

八、小组的组员
组员犹如小组生态的土地,组员的素质犹如小组生态的土质,是生态环境最基本的元素。组员对小组的认识与小组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组员对团契、牧养、使命的意识,反映出这片土地是否肥沃,土质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与收成。

若小组的组员对团契、牧养、使命没有概念,又被动,不愿意开口分享,也不愿意主动参与,小组就犹如一片贫瘠荒芜的土地。这样,小组长就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耕耘、松土、施肥、浇灌,使土质得到改变(改变组员的认识,建立新的意识),不然很难指望透过小组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九、小组的资料
小组教材如同小组生态系统里所有的生灵赖以生存的食物。小组资料有两种品味的思路,一是“中央厨房”的思路;二是“各地风味”的做法。统一的小组资料就犹如“中央厨房”,自由选择小组资料犹如“各地风味”,各有所长,各有利弊。一种小组资料难以适应不同群体的小组,就犹如各地的人都有自己的风味小吃、饮食习惯。不过从教会的整体看,小组资料的统一利大于弊,也方便导师的指导。

十、主日讲台的信息
讲台信息对小组生态犹如雨露与甘霖,滋润每一寸土地。教会主日的讲台与事工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讲台与事工发展需要同步。一方面牧者借着讲台的信息,鼓励教会会友积极参与小组团契;另一方面以圣经的原则正确引导事工的方向,将圣经里有关肢体、团契生活的真理一一教导会众。我看到有些教会一边在推行小组,一边讲台的信息对小组事工只字不提,好像讲台与小组事工互不干涉。我在教会推广小组事工的过程中,定期传递与小组有关的信息,使教会全体会众对小组的认识普及提升。

透过讲台的信息,可以帮助组员有更合乎圣经的小组团契生活,扭转会众对小组的一些偏见与错误的认识,可以一次又一次地邀请未进小组的传统信徒,使他们被激励,有机会进小组。

牧者在讲台传递与小组相关的信息(供参考):

这些信息都与小组相关。
以上分享的十个方面构成了小组健康发展的生物链,使小组的生态环境平衡,有利于小组的成长。望本文为推广小组的教会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愿神赐福与各地教会的小组事工,拓展神的国度,荣耀神的圣名!



《建立小组的生态》纲要

一、小组的异象目标

二、小组的理念认识
三、小组的组织架构
四、小组的培训系统
五、小组的导师
六、小组的组长
七、接待的家庭
八、小组的组员
九、小组的资料
十、主日讲台的信息


小组讨论题


1. 你对小组生态的理解是什么? 
2. 学习本课后,你对小组生态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理解,对你开展小组有什么帮助?
3.你所在教会是否有意要建立小组生态?具体计划是什么?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