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12:2】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西3:10】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
当人类进入微软时代,从计算机问世直到今日,不知道已经更新过多少次;从无线电投入使用,直到今天,不知更新过多少代;人们手中使用的工具,从有历史记载到今天,都在持续不断地创新;从过去辛劳手工的低效率,到今天高科技的设备带出的超高效率。无不看出更新与更替的需要与重要性。
温馨提示
尽管我们说传统教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形式化、僵化,强调开展小组事工可以有许多的补充与更新。但是,我们不得不提醒的是:小组事工开展以后,也有可能成为另一种传统,也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形式,变成了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聚会。所以小组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被更新。
我们去过许多教会,了解过许多教会的小组,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很有活力的;过了一阵子,还有些活力;再过一段时间,就剩下一点活力;再持续下去时,就丧失了活力,只能是一次习惯性的聚会。
任何一种的形式都有可能形式化,当人们熟悉一种套路与形式,不需要通过大脑就能反映出来,此时若不能有所更新,就会流于表面。任何一种的工具都有它的局限性,被认为再属灵或敬虔的形式,都有可能流于形式,何况是否属灵或敬虔关键不在于形式。所以就会在小组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常常被更新,不是一些习惯性的动作,而是让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特定清楚的目标。
更新并不意味着天天出新花招,出新花招也不能等同于更新;更新更不是标新立异,变化多端;更新乃是要被神真理的福音更新,在神的话语和圣灵里被更新(多3:5)。教牧同工与小组一线的同工(小组长)都需要常常在神的话语中被光照,小组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每一次的聚会、每一个策划是否都行在神的旨意中?
一、在反思中得更新
【诗119:59】我思想我所行的道,就转步归向你的法度。
反思小组有否达到最初的目标:小组建立之初最少有六大目标。若是已经达到目标,就要感恩着继续前进;若是未达目标,岂能就此罢休,裹足不前。如神派天使对先知以利亚说,你当跑的路还甚远,岂能就躺在罗腾树下,在此倒下(王上19:4-7)。
(一)精细牧养
(二)圣徒团契
(三)挖掘恩赐
(四)人人参与
(五)灵命成长
(六)履行使命
反思带来更新,反思你的小组问题出在哪里?有什么是你需要突破的?精细牧养、圣徒团契、挖掘恩赐、人人参与、灵命成长、履行使命,这是你小组的初心,所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小组建成合神心意,健康的小组。
二、从里到外的更新
【诗73:26】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没有内涵的更新,一种纯粹只是搞搞热闹的游戏,抱着原来怎么做,现在也怎么做的想法,常常是行动之初就没有多少的价值和意义。
社会上的“新”是表面的新,是换汤不换药的新,里面的本质从未改过,所以传道书的作者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1:9)
教会的小组,若只是表面的更新,跟市场上的旧货翻新没啥区别,本质上还是旧的,只是外面加一个新的包装或涂了油漆而已,这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的更新。而小组要寻求的更新,是从里到外的更新,是在本质上使人得到更新。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了小组的目标中——为主训练门徒。
再看小组方式、方法的改变,只是要帮助组员除去“炒饭感”,也缓和了审美疲劳,使人有一种新鲜感,至少可以减少组员的厌倦感。因此小组长在带小组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不要让人感觉搞来搞去就是这一套,避免你的组员闭着眼睛,就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么,要说什么,要问什么。小组的游戏也起到这样的一个作用,不过小组长不要每次都是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样会让人觉得太小儿科了。总之,小组要有不断地更新,就要从里到外地更新。
里面的更新是生命的建造,外面的更新是事工的发展,这两方面需要平衡。若是只有事工,没有生命的建造,那就是只有外表。若说生命建造得很好,但没有事工的发展,那也不实际。每次事工进行的过程中,要问自己生命有否被建造?每当你说,我要回到自己内在生命的建造,要问是否使你更竭力多为主做工?不然就要察验你的生命建造是否真实。
(一)小组里面的更新
1.关系被更新
2.生命被更新
3.被话语更新
(二)小组外面的更新
从外面的更新来说,事工的发展与服侍的技巧,当技巧不断提升的时候,就会有创新的内容。外面更新的需要一方面可以消除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学习的兴趣。小组长在带小组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面举几个例子:
1.祷告
2.读经
3.重申公约
4.破冰游戏 如果小组中破冰游戏搞来搞去就是那几个,势必令组员疲劳与厌倦。所以组长或带领破冰游戏的组员,就需要多预备一些游戏。使组员可以保持新鲜感。
三、从新得力的更新
【赛40:31】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我们需要常常安息在主的里面,才有可能不断地重新得力。
教会牧者若期待自己教会的小组有重新得力的更新,就得像主耶稣那样常常带着门徒退到旷野歇息(可6:31),好从新得力。因此牧者可以带领小组长定期地开退修会,帮助小组长更新,使小组长有更多从新得力的机会;此外教会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定期地给小组长举办培灵会;更需要帮助小组长建立稳定的灵修生活,这是小组长从新得力必不可少的。
四、侍奉生命的更新
【赛43:19】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如今要发现,你们岂不知道吗?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
要检验一下自己的侍奉观是否正确,侍奉的心态有否出差错。
事是为人,人不是为事。教会的小组事工就是为了使组员生命侍奉得到更新。所以教会的牧者及小组长要及时衡量、反思小组所举办的各项活动,有没有使组员的侍奉与生命得以更新,有否使组员的关系在基督里被更新。不然我们就有可能陷入为了做事而做事的危机。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花了很大的力气去举办活动与各种聚会,生命是否从中得到建造。
五、新陈代谢的更新
新陈代谢是生命成长的必经之路。蛹要变成飞蛾,必须破茧而出;一个人若作茧自缚,他就无法更新。
【可4:26-29】又说:“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谷既熟了,就用镰刀去割,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
当一个植物刚从地里长出来的时候,它就只有两片叶子,那后来是如何成为参天大树呢?就是在生长的过程中,它的生命不断地新陈代谢,每一代生长的枝叶都有新陈代谢的过程。
(一)如何对待不倍增的小组
(二)如何对待不称职的组长
六、在学习中被更新
【腓3:12-14】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一位钢琴家说:“若有一天不练钢琴,自己会感觉出来;若有两天不练钢琴,他的朋友可以感觉出来;若有三天不练钢琴,他的听众可以感觉出来。”因此人需要不断地在学习操练中被提升,骄傲自满的人一定停滞不前。
在这日新月异、知识爆炸、讯息泛滥的时代,若不好好地学习,就只能被淘汰。有人说:“这个时代的文盲就是不学习的人。”一个服侍主的人,若是停止了学习,他说唱的只是陈腔滥调、老生常谈,周而复始地做同样无趣的事。
我认为教会中的传道人,真的没有什么可夸之处,他们就是因为做了传道人,所以必须接受装备,不能懒惰。事工的需要迫使一个传道人必须要提升自己,因为不装备就带不出供应。所以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才不至于误导人。
若一个小组的组员,一直只是想当组员,不愿意追求上进,这样他会失去许多被更新的机会。组员要做倍增的门徒,门徒一变二,小组自然就一变二,牧区也就带来倍增。组员要学习当家,就是要有当小组长的意向。这样,他就驱使自己有更多地追求和装备,因此也可以得到更新。
小组长也是一样,不要只是吃老本,也不要认为我当个小组长就可以了。小组长需要有当导师的心志,这样就使小组长不会安于现状,而是努力地追求,有一天他就可以当小组的导师。
小组的导师及教会的牧者与领袖们,也都需要有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要知道并思想:主耶稣要你得的是什么?是使自己更像个基督的门徒,一生效法基督,永不止息!
教会的牧者该谦卑地向别的教会学习,去观摩做得比较成功的教会的小组,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他们取经。小组长也要定期地参加别的小组,去观摩,从别的组长学习。
七、重新开始的更新
【可1:38】耶稣对他们说:“我们可以往别处去,到邻近的乡村,我也好在那里传道,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
当一个门徒只求自保,一个小组只是抱团取暖,一间教会从不思发展,就很难有实质意义上的更新。
一个细胞若是不能一变二,就无法更新,证明这是一个死的细胞。当细胞不断地裂变,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等,就是不断地更新,生命也健康增长。门徒的倍增、小组的裂变、教会的植堂都意味着生命在更新中健康成长。
当一个小组健康茁壮地成长,经过一个周期,细胞倍增一变二时,两个小组都重新开始。以前的公约就如谢落的老叶子,两个小组就要重新立公约。不过是在前面公约、关系的基础上,就犹如倍增的细胞是在原有的细胞的基础上;又如长出的新叶子,是在老叶子的基础上。这就是小组新陈代谢的更新。
当一间教会的小组,若只停留在过去的成就里,觉着自己这样已经蛮好的了,就不思更新,这时候人的骄傲就抬头了,小组也因此停留原地。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神圣的不满足感,小组也就因此不断地被更新。
不要停留在原有的成就上,去年的成绩不等于今年的成绩,今年的成绩不等于明年的成绩。把曾有的成绩作为自己感恩的理由,未来的目标是你该去努力的方向。
重新开始使人不安于现状,力求进取,一个小组也是这样,若来来去去都是老面孔,又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又已经有了习惯性的聚会,这样蛮安稳的。倍增带人进小组,这是很吃力的事,今天的人不喜欢干重活,而是愿意轻轻松松、安安逸逸地过日子,不思发展的教会也是如此。
“拓荒小组”与“幸福小组”都是在细胞小组的基础上,继续更新长出来的新枝子。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大使命为目标,亦是在使命感的催促之下(林前9:16-17)。
“拓荒小组”是广西桂林JN教会开发的一种小组,他们会让有负担的门徒,在接受几天培训后,出去建立新的小组。
1. 拓荒者透过祷告,会去寻找和平之子,就是心里比较柔软,对基督信仰亦有好感的人,与他建立关系,为他的需要祷告。
2. 与他们建立关系后,寻找方法关怀他们及他们家人,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与友谊。
3. 建立友谊后,就分享个人信主的故事,分享福音,邀请他们参加福音性的活动,或信主或教会的活动。一步一步地带他们在基督的信仰上入门,有两个人以上就建立新的小组。
“幸福小组”是从韩国引进,台湾高雄的福气教会做得非常有亮点。他们基本上是以关系布道。教会主动策划,会友带关系网的人一同来聚会,很轻松地与他们互动,带出福音的内容,领他们相信归主。
幸福小组普遍的流程
1. 在原有小组的基础上,选召出三到四位热心组员。
2. 几位热心组员组成一组,把自己关系网中的人带来。
3. 前面有两周的准备时间,这三个人要在一起同心合意祷告与交通,使后面的服侍有默契。
4. 时间是十二周,第一次聚集的时候是很轻松的,类似于茶话会的样子。
5. 每周都有每周的课程,都是福音性的。每一次聚会都会给福音朋友惊喜,结束时都送上一份自己制作的小礼物。
6. 过程中,重点是把神的爱活出来,使福音朋友从感动到相信。
7. 聚会的地方如果在家里,一定要布置放松或者温暖的感觉,让福音朋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8. 在这个过程中,会把那些决志信耶稣的,带到细胞小组里,并为他们施洗。
9. 他们进细胞小组以后,也会邀请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去开办幸福小组,就这样循环。
10.一年基本上可以安排两次,可以每年这样循环。
一位组长分享小组倍增的见证
他带领的小组在倍增之前,像一个只是过过日子的人一样很安稳的,但分了小组之后,就马上感觉到不稳定,首先在人数上一下子少了一半,小组聚会的时候,就感觉到明显不同。一次,几位组员因特殊情况请假了,就只有两三个人一起聚会,小组立时变得像被大风吹刮即将倒下的树,随时面临着关门的危机,刚刚倍增的小组就这样像厚云消散吗?于是,组长马上带动几位热心的组员,逐家探访和关怀,并主动寻找迷路的小羊。第二周小组聚会的时候,景像就大相径庭,呈现出复兴的场景。
小组的重新开始,见证了一个有负担的小组长在面对挑战时产生的反弹冲劲,不然仍停留在安安逸逸聚会的满足中。
教会的植堂也是如此,一间不断植堂的教会就会产生更多被更新的机会,因为在植堂之后,一切都需要重整。例如,对于老堂来说,分出去了一部分中坚力量,马上就会意识到急需呼召新人起来服侍,因此为教会更多的人参与提供了新的服侍机会与平台。植出去的新堂满怀使命、充满负担,他们也有机会使出全身解数积极努力地去开拓,有机会结出丰硕的果子。
笔者看到上海的一间教会,前面十几年,几百人在一起聚会。每次的聚会都需要用大巴接送散住在不同区域的信徒,看上去场面蛮壮观的。后来,采取了植堂的策略,一次就植出去两个堂,主力同工都被分到两个新堂,老堂就显得势单力薄。开始时,同工们还有几分担心,但是出人意外的是当一间教会一变三的时候,就兴起了更多的同工,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服侍。此时,老堂开展了小组的事工,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挤满了人,礼拜座无虚席。教会的植堂也见证了重新开始的更新。
* 小组讨论题
1. 你对本课的论点的看法是什么?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为什么?
2. 你对本课的内容有什么补充吗?理由是什么?
3. 若请你去讲“不断更新的小组”,你都会讲哪些内容?
4. 你现在的小组有哪些方面需要更新?你的行动计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