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中心>6.耶稣怎样带小组>【科六】第十二课:交代使命

【科六】第十二课:交代使命

发布时间:2025-05-23 点击数:315

课程简介

  • 课时:12/12
  • 所属阶段:

课程详情



【约20:21-23】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大使命就是师傅与学徒临别的时候最后所交代的话。一位师傅带出徒弟以后,必然会让他的徒弟接受使命,使他们有使命感,鼓励他们有心志去传承,把师傅的事业和技术发扬光大。今天的学生们在毕业典礼上,必会听到校长和他们的老师对他们最后的交代与勉励。主耶稣与门徒也有类似的情节。在呼召、设立门徒的那一天,耶稣就称他们为“使徒”,有使命在他们的身上,使他们知道祂与门徒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主耶稣就向祂的门徒作最后的交代。这涉及到门徒日后的服侍,和祂的教会在地上的发展,所以祂向门徒们最后的交代是何等的重要!不同的门徒对耶稣最后的交代有不同的记载,把这些加起来就是完整的使命观。这一课我们就逐一来学习。

主耶稣花了三年多的时间,集中火力带了一个门徒小组。祂不只是带着祂的组员在一起聚会,也不只是教导他们许多天国的道理,更不只是教他们怎样做人。他们不是为了自己需要有聚会来到到耶稣这里,这个小组对天国的拓展,意义非同一般。他们不只是门徒小组,更是使徒小组。这小组从建立与训练的全过程,都是为了使命而预备。因此耶稣在与他们临别之时,必然要把祂的大使命交付门徒。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大使命有哪些内容。

一、大使命的内容

1.传福音使人相信主耶稣

【可16:15】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

马可福音是最先写成的福音书,马可在彼得的阐述之下,把基督的福音完整写下来。他记载耶稣所颁布的大使命就是“传福音”。

1.1使人正确地理解福音

门徒们到普天下去所传的是基督的福音,对这福音门徒们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理解。福音是恩典,是上帝赐给的一份礼物,不是人可以赚取的;也不是人可以用金钱购买的,而是上帝在基督里免费赐的。


1.2用正确的方法传福音


2.传悔改、赦罪的道使人跟随耶稣

【路24:47-48】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

路加在路加福音里面记载了耶稣基督最后所交代的话语,是要门徒去传悔改赦罪的道。在这个内容里面,所强调的有几个要点。

2.1人是有罪的

你告诉别人他是有罪,他是一个罪人,这是伤感情的。别人对你客气还好,若是很凶的话,有可能回击你,因为你说他是罪人。今天这个社会的文化告诉你,你是无罪的,你性本善,你之所以今天有一些不良的行为,是因为别人造成的,你是被害的。今天在教会里,你若指责一个人的罪,他是很不喜欢的,并且很讨厌你,因此会与你疏远。今天在许多教会里的讲台上,许多的传道牧师已经不敢讲罪,怕得罪人,怕那个有钱的人不奉献。但圣经的的确确告诉我们正确传扬神的道,就要指出人的罪来,好使人有回头的机会。

2.2人需要向上帝悔改

人的问题,不只是犯罪,还死不承认自己的罪,更不愿意悔改。人既然有罪,就要悔改归正。悔改不是你自省自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悔改是需要转向上帝;悔改不是口头承认自己的罪过,而是真心实意愿意向上帝改过;悔改不是逼打成招,因为怕惩罚,而是真的认识到自己在上帝面前犯了大罪。呼唤罪人向上帝悔改,这是历世历代上帝所使用的仆人所共同传讲的一个信息。不管是旧约,还是新约;是主耶稣自己,还是几千年教会中神所重用的仆人,都在忠心传扬呼唤人要悔改归向上帝。小组长在小组里带领组员向上帝认罪悔改是必须的。

2.3上帝有赦免之恩

耶稣告诉门徒,不只要讲罪,认罪悔改,还需要传扬上帝的赦罪之恩。若只讲罪和认罪,不传讲上帝的赦罪之恩,这仍然不是基督的福音。世上所有的宗教都会讲到罪;社会上的教育,也会叫人勇敢承认自己的错。因此倡导坦白从宽,鼓励那些刑事犯自首。人的良心也会让有罪的人不安,甚至魔鬼也会控告人,对人说:“你有罪了”。上帝指证人的罪,并不是对罪人说:你们没指望了,就等待着永远的灭亡。上帝是让人知罪,并且知道罪的后果是严重的,是人担当不起的。圣经罗马书告诉我们,因为神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特意要怜恤众人(罗1132)。

这就如一个医生说出病人身上严重的疾病,是要告诉他:“你需要治疗,需要动手术。”一个人不认识自己的罪,不承认自己有罪,他就觉得自己不需要赦罪之恩,赦罪之恩对他来说也是多余的。因此罪人若要渴慕上帝的赦罪之恩,他必须要认识自己罪孽深重,并且知道罪的后果的严重性。这样他就会渴慕来到上帝的面前,接受赦罪之恩。上帝所赐予的赦罪是免费的。但你不要因为是免费的就认为是廉价的,这乃是无价至宝。

上帝之所以赦免人不是因为祂的爱,若因为爱就赦免,这与溺爱有什么区别?上帝之所以赦免罪人,是因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替罪受罚。所以白白将这赦罪之恩赐给那些相信的人。因此小组长要知道带领组员们在上帝的面前认罪悔改。

3.带门徒使人效法主耶稣

【太28:18-20】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马太记载耶稣所颁布的大使命是: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任何文化、信仰背景之下的人们,都会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就如中国政府一边宣传无神论,一边树立了雷锋作为中国人精神的楷模,因为这是人的需要。主耶稣不只是要人信祂,还要人跟从祂做祂的门徒。上帝对世人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要人信耶稣是祂的儿子,就因此得生命;第二个要求就是要所有信耶稣基督的人都效法基督的样式。效法基督的样式就是做基督的门徒(约壹323)。因此如何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这是我们今天已经做主门徒的人应该去关注的。让我们一起来思想如何使人成为主的门徒!

3.1帮助那些已经相信的人委身基督


3.2帮助人愿意凡事依照主的榜样行


3.3把主耶稣所吩咐的都教训人遵行


3.4花时间陪伴人一起追随基督的脚踪


注意:

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而不是成为“我的”门徒;

要把主的吩咐教训他们,而不是把人的吩咐教训他们。

4.作见证人使人认识基督

【徒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路加在使徒行传告诉我们耶稣最后一个重要的交代,那就是要作耶稣的见证人。主耶稣让祂的门徒知道,他们个个是使命人,个个是基督的见证人。对当日的门徒来说,这个交代的内容意味着他们要不断扩展神的国度,在世界各地为耶稣基督作见证。

4.1不忘见证人的身份


4.2最有力的见证是你的行为


4.3靠着圣灵的能力为主作见证


5.牧养主羊,使人做小牧人

【约21:15-16】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


5.1人人参与牧养事工


5.2用小组实践精细牧养


5.3小组长是小牧人


作为小组长,自己要有使命感。也要让自己的组员对使命有认识,并且带领他们个个都成为肩负使命的人。一起参与福音宣教、使人成为主的门徒、传悔改赦罪的道、牧养主的羊;并在各处做主耶稣的见证人,一生荣耀主的名!

二、何处履行大使命

耶稣的小组是使命的小组,那么耶稣要求他们去何处履行使命呢?在祂颁布使命的时候,就有清楚交代。

根据四福音和使徒行传中相关大使命的经文,可以将大使命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对外的:传福音、作见证、传悔改赦罪的道;另一类是对内的:就是带门徒与牧养。但仅这样的认识和对信徒的教导,恐怕结果还会导致大使命局限在本地,或周遭的地方,未免仍然过于狭窄。缺少普世的眼光和普世的胸怀,这就不是主的意思了,也不是主颁布大使命的整全意义了。去哪儿实践大使命,也包含在大使命里面。所以耶稣所颁布的大使命,不仅是指怎样做?做什么事?而且还有重要的内容会指向去哪里做?向哪些群体做这些方面的内容?

1. 去万民中

【太28: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

马太福音记载: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这里提到的“去”,指的是出去。跨过自己所在的地方,跨过一些区域而去,去的对象是使万民做主的门徒,这里的“万民”不是指万人,而是指所有的群体或者族群的概念而言。

既然如此,使人成为主的门徒,就不只是在本教会、本地区、本民族,而是要走出去。特别是在不同的族群中,领人归主,带人成为基督的门徒。基督要在不同的民族或所有的族群中得人做祂的门徒。先做门徒的人,若能明白基督的心意,就不会只是为了自己的得救来相信、跟随耶稣,乃会成为有普世异象的门徒。即或他们自己不能去,他们也会预备下一代,成为遥远陌生民族中间的宣教士。

就犹如戴德生的父母,在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将其奉献在遥远的中国,成为中国的宣教士。即或他们不能在别的民族中为基督赢得门徒,他也会用祷告、金钱或网络传媒参与普世宣教的大使命的。

2. 往普天下去

【可16:15】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

马可福音里提到耶稣对门徒说,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也是传福音给凡受造的人听。这里提到去的地方是往普天下,对象是万民或者凡受造的人,我们要留意,不仅是身边的人,乃指所有受造的人。

当时人所理解的“普天下”就是当时罗马的版图。今天的人跟当时的人对 “普天下”这个词的理解是有区别的。耶稣基督所说的普天下与昔日、今日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祂的每一个时代的门徒都需要有普世的胸怀,都要以这样的胸怀,参与当前教会的服侍。即或自己不能往普天下去传福音,但也能竭尽全力地参与普世宣教的事工。

3. 从耶路撒冷起,直到万邦

【路24:47】……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

路加福音记载:你们要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这里提到“传的道”不仅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祂更是指出从耶路撒冷起,一直传到万邦——各邦各国。“从耶路撒冷起”是因为当时的门徒在耶路撒冷,或者说,第一间地方教会是耶路撒冷教会,有了第一间教会的建立,就会有万邦中教会的建立。

这第一间教会肩负着使命,就是到世界各地、万国万邦中去传扬基督的圣道,并建立基督的教会。基督要祂的教会成为大使命的教会,牧者要有普世的胸怀,才能使他所牧养的教会成为普世宣教的教会。一间大使命的教会会友,不会只求自保,不会就此安逸地呆在自己的安乐窝里,而是人虽在本地,却心系万邦。一间大使命的教会不会闭门造车,而会寻找机会,想方设法,随时做准备参与普世宣教。

4. 直到地极

【徒1:8】……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使徒行传记载:圣灵降临得着能力为主作见证。到哪里为主作见证呢?提到四个区域性的词,是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这里告诉我们是整个使命达成的过程,或者基督福音的宣扬,教会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一个进程。不仅提到区域性的由近及远,而且明显含有语言文化族群方面的由近及远。天国的福音要触及到东西南北四极,即全地的极处,或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以及全地上隐蔽的,不容易被世人发现的族群或部落。

约翰福音又是怎么说呢?“耶稣说,我父怎样差遣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也就是说,主差遣祂的门徒如圣父差遣圣子一样。我认为这一点是更高、更丰富的内容。这里第一涉及到差遣的源头与差遣的对象,第二涉及到是从哪里差来和到哪里去,第三要差遣到怎样的对象群体当中,第四是差遣的工作与目的。这里很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耶稣差遣门徒,如父差子那样的差遣,那是多么令人慷慨的差遣。是最大的跨地区,是从天上到地下而来;是最大的跨群体,神跨到地上来做人;是最大的跨文化,从天国圣洁的文化来到世上黑暗、污秽、罪恶的文化中;是最大的工作,真实的大使命,不仅祂自己来到地上传天国的福音,而且以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献上救赎全地的罪人。祂要达到最大的终极的目标,是祂要得国降临,重新夺回被撒旦篡夺与败坏的世界,让祂的国度拓展到全地,使地上的国成为主基督的国,终使万物都更新,让神的荣耀在全地彰显。

这就是耶稣带小组的目的。这目的在祂所带的小组中也实在达到了。耶稣是怎样带小组的?这个问题是所有的牧者与组长应当思考的!在各地教会小组事工普及的时刻,正是要认真反思如何带好小组的时刻!

虽然今天教会中的小组不能各个和耶稣所带的小组一样,但教会应当以耶稣带的小组模式为自己小组追求的目标,小组长应该竭力效法主耶稣带小组。

作为小组长,自己要有使命感,领受普世宣教的异象,成为一个心系万民,胸怀世界的基督的门徒,并让自己的组员对使命有认识,且带领他们个个都成为肩负使命的人,一起参与普世的福音运动。使人成为主的门徒、传悔改赦罪的道、牧养主的羊,在世界各地做主耶稣的见证人,一生荣耀主的名!

*小组长反思:

1. 你的组员对大使命都有怎样的认识?他们的理解是什么?

 

 

2. 如何使你的组员有使命感?你会怎样帮助你的组员建立使命的意识?

 

 

3. 你对“职场就是禾场”是怎么理解的?如何帮助你的组员在职场上成为主的见证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